财新传媒
2010年04月10日 13:12

孙铭:三十年桥牌女儿心 (上)

胡健

据说,股神沃伦·巴菲特如果有一天玩不成股票了,他可能会去监狱里打桥牌。——真的吗?是的,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如果一个监狱的房间里有3个会打桥牌的人,我不介意去坐牢。”

于是比尔·盖茨说:“如果沃伦进了监狱,我可能不得不自愿进去与他在一起。”因为他不想失去整天与巴菲特一起玩桥牌的机会。

虽然只是幽默一把,但这就是桥牌,就是桥牌的魅力——甚至不辞失去自由而令人欲从事的一项活动。

世界桥牌女子特级大...

阅读全文>>
2010年01月26日 10:31

怎样理解张艺谋

张艺谋粉红翠绿的《三枪拍案惊奇》入围柏林电影节,角逐金熊奖,令不少国人瞠目。

他的《三枪》是他拍摄的所有影片中反响最大的,意见对立的激烈程度最高。那篇《三枪一响,张艺谋疯了》的评论也脍炙人口,风行一时。

张艺谋疯了吗?显然没疯,却被人视为疯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他远远地超出了常人的思维,或者说是超出了常人认为他应该保持的思维。

看看他的艺术轨迹,从《红高粱》到《秋菊打官司》,从《活着》到《菊豆》,从...

阅读全文>>
2010年01月15日 14:48

知识分子群体犯法及其他

知识分子群体,目前已经无法界定。高的、低的、穷的、富的、政界、学界、海归、土鳖、城里的、乡村的、金融地产的、街头卖保险的……总之,对国家政策影响力的大小,因人而异,却永远不再有整个群体的形象。

据消息称,目前我国买卖论文“产业”的规模已近10亿元,规模远超一些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而且其中72%的文章系全文抄袭,24%为部分抄袭。这涉及到全国大大小小的高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从政府...

阅读全文>>
2010年01月15日 14:47

没有房产证不等于没有房子住

我年轻的时候,对于房子的认识只有一个字:等。

那时候的人们多是靠单位分,靠不住单位的就设法找房管局租,房租非常低,每平米几毛钱,一间十平米的房子一个月两块多;尽管如此,仍然有人租不起;然而只要租下了,基本就能住一辈子。那时各区各片的房管局职工非常吃香,他们脑子里布满了管片里的住房图,认识他们的人或者拿着街道介绍信的人就能够租到房。

当然,有本地户口是基本条件。

一次,我所在单位的一位女干部嫁给了一...

阅读全文>>
2010年01月15日 14:47

忍看苏珊成“大妈”

英国的一位女歌手苏珊·波伊尔(Susan Boyle)在英国独立电视公司的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时的名人。她芳龄48,传到中国以后,不知是谁发起的,就变成了“苏珊大妈”。刚听时,我吓了一跳,难道中国已经年轻化到连48岁的人都算老了吗?就算是幽默了一把,仍然觉得不对劲。

想了一想,现在究竟是什么人在主导媒体上的称呼呢?好像是一群二十来岁或者冒充二十来岁的人们。就看电视里吧,小记者举着话筒,见人就叫大爷,大妈,是...

阅读全文>>
2010年01月15日 14:46

对“大玩家”王世襄的一次探访

刚刚去世的95岁的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老人的一生被称传奇,就是因为他把“玩世”人生玩出了大名堂。按说人各有志,志不分高低短长,有志者事竟成。今人的共识是,最幸运的职业人生是个人兴趣与职业的高度一致,恰恰又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世襄老即典范。

1994年,在马未都的介绍下,我和东方之子的编辑、摄像师曾有幸进到北京东城南小街的一个大杂院。王世襄老人就住在这个大院子的里院北房。北房一溜四间,从东厢的小门进到最西边...

阅读全文>>
2010年01月15日 14:45

暴雪中,靠近西柏坡

10日那天,雪霁初晴,阳光灿烂,我和几个朋友从北京出发去西柏坡,参加那里举行的西柏坡散文节,先前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午后两点多,在西客站的第四进站口,我看到我们将要乘坐的4567次动车组“晚点”的通知。4567这几个数就显得有些没谱,像是谁随口诌给你的一个电话号码。当时在场的人谁也没觉出什么,大家心情都好,相谈甚欢。好在“晚点”只晚了一刻钟,三点整就发了车。预计一个小时五十分钟后,五点之前到达石家庄,七点左...

阅读全文>>
2010年01月15日 14:44

南下吴江

初冬时节,和朋友们一起南下吴江。就是那个苏州的吴江市,那个曾在诗人笔下“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的吴江。

从上海虹桥机场出来,上高速,40分钟就到达了吴江的汾湖开发区。沿路有一座座厂房,间隔着零落的农屋,还有不大的湖荡,如果不是湖荡中那些似有似无的芦苇,便已然找不到“平沙尽处云藏树,远吹收来水定天”的影子了。

此次来玩,是因为汾湖开发区和中国桥牌协会联合举办了一场全国桥牌大师赛,人家大师们疆...

阅读全文>>
2010年01月15日 14:44

从陈琳看女人的情感困境

歌手陈琳辞世,采取了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方式,非常可惜,但值得尊重。

她唱过的《爱就爱了》歌词里有这么几句:“……别再计算代价爱了就爱了/若失去感觉 算了就算了/结果别去管他 爱了就爱了/别再自我惩罚 做了就做了……”

从《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到她的《爱就爱了》,我以为她什么都懂了,其实她还是没有懂。懂什么呢?不是女人懂不懂男人,男人懂不懂女人,也不是谁来自金星谁来自火星,更不是谁对谁错,而是懂得这种感...

阅读全文>>
2010年01月15日 14:43

想到吕正操

想到吕正操

一个名人,或英雄,或模范,或高官,在他退出社会职务之后,再过一段时间,也会退出公众视野,再然后,逐渐退出同事或下属的目光,……而他的名字偶尔被提起来,已属不易;能作为年长日久被后辈景仰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会成为地地道道的对社会生活失去影响对时事政治失去声音的边缘人。只有他的逝世,还可能成为他最后的亮相,最终会有一些熟悉、不熟悉、亲切、不亲切的人悼念他,缅怀他。

在我们小时候,吕正操是个响当当的名字,...

阅读全文>>
2009年09月24日 08:31

【我的朋友们】能人马未都 (下)

一年前,我和朋友们去看马未都的设在顺义一个大村庄里的观复博物馆。博物馆已然初具规模,并且正式向社会无偿开放了。博物馆分为两层,楼下是几堂的花梨、紫檀、红木家具,非常的规整漂亮;还有一个馆的精品瓷器,这在当初以“瓷器马”起家的马未都来说是必不可缺、必不可次、必不可不夺目的。楼上是当代绘画,一看就是下手很早,陆陆续续收上来的,从80年代初的作品,直到眼下的当红或暂时未红的作品,都有。这令我稍稍有些意外,...

阅读全文>>
2009年09月17日 09:17

【我的朋友们】能人马未都(上)

马未都在京城早就是位名人。

京城名人多,一多了就分“圈儿”,好比商界、经济界、科技界、文化界、新闻界;每界又有细分,也是不同的圈子,比如新闻界又分报人、电视人、网络人……除了那些政界、演艺圈、体育界等常在传媒露面的人,相互认识的并不多,所谓“隔行如隔山”是也。马未都却是个不仅在一个圈儿里名声尤其大,而且常惹得其他圈儿的人往他这儿跑的人。他是个古玩家。在登上CCTV百家讲坛之前,他九十年代初所著的《马说...

阅读全文>>
2009年09月11日 19:49

【我的朋友们】闪烁在巴黎上空的中国星星

“十一”之前,我准备在我的博客里和谐地写些关于朋友们的故事,也有些旧作,整理出来,仍然好看。

关于朋友,不敢说人人如此,但我的经历的确是搀杂在朋友们的经历之中的,我们一起成长,一起上路,一同遇到一些事情,然后,遇到一个路口就有朋友走开了,我们再往下走,都知道下一个路口也会有朋友走开,但是我们难过之后就不再难过,继续往下走,相信永远会有朋友在身边。当然,也许你从小的投入了很多感情的朋友,不是你生命结束...

阅读全文>>
2009年09月04日 09:36

现代人的意义焦虑

我养着一条小狗,每天看着它昏吃闷睡,自由玩耍,度过陪伴主人的每一刻,就自然想到了生存的意义。实际上,小狗作为宠物陪伴主人是我们作为主人赋予它们的生存意义,而不是产生于它自己的追求。那么我们人类呢?我们生存的意义是否另有主宰——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呢?还是自找的?

人类嘛,地球上最主要的理性动物,惟一懂得寻求生存意义的动物。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免要以意义论对错。

首先,我们既然有了生命,就想活得好。至...

阅读全文>>
2009年08月24日 08:36

心想自由歌唱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是我们小学的独唱歌手。在全校的合唱团里,有个独唱小组,都是女生,也许老师认为男生应该去当指挥吧。独唱小组成立的当年,在新年晚会上,我们几个女生一起演唱了女声小合唱《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所有的女孩都把双手搭在一起举在胸前,摆出当时的歌唱家一样的“范儿”。然后我们每个成员分别再独唱、领唱,各显其能。我在那次新年晚会上独唱的歌曲是歌剧《刘胡兰》中的一段:“数九那个...

阅读全文>>
2009年08月17日 08:54

读书度夏

今夏的热天有些长。除了短暂的一趟北戴河之行,多数时间我都泡在书堆里了。

我看书有不少臭毛病。

小时候是读如厕书,放学后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会去教室外面的厕所“抢占茅房”(《洪湖赤卫队》歌词),不看完半本小说,不肯起来。学校的厕所是蹲坑,站起来的时候,两条腿几乎没了知觉,然后渐渐地,就有一根针扎你的脚,接着两根针扎你,三根、四根……突然就万针扎来,脚心脚掌脚背脚趾被全面攻击,疼痛万分,想哭哭不得,想叫...

阅读全文>>
2009年07月20日 08:16

想去西柏坡的第三四个理由

如果世界上有猜疑、仇恨、不屑、冷漠的话,那么它也应该给傻傻的信任、热情、天真和理想主义留有一席之地。如果说天真的话,我还没有天真到认为我们能够回到过去,回到西柏坡时期——理想主义者们重新出发!

西柏坡村作为中共解放全中国的出发地,又于几年后被沉于水库底,这两条理由,足以使我有动力去看看它。历代王朝,有几个政权肯把自己的重要遗址这样处理呢?近日,我又有了去西柏坡的第三第四个理由。

据《作家文摘》载,“...

阅读全文>>
2009年07月16日 08:38

想去西柏坡

我没到过西柏坡,只是因为朋友邀请,不久后将要去,而对西柏坡充满了兴趣,因此也只能先在纸上谈坡了。

众所周知,现在的西柏坡革命遗址已经不是中国共产党挺进北京以前的那个西柏坡村了,此坡非彼坡了。那个西柏坡,因为毛主席的一句关于“糖衣炮弹”的论述而著名,又因为要解决老百姓的吃水问题被没顶,沉没在千尺水底,成为巍然丰碑;而恰恰是因为这两点,我热爱西柏坡。

西柏坡时期的穿着土灰色军装的革命领导人们是多么的年...

阅读全文>>
2009年07月13日 09:08

季羡林的冷板凳谁来坐?

著名学者季老羡林仙逝,身后哀荣备至之余,我们想到的是这位老人的治学态度。应该说,季老的研究是很冷门的,他研究佛,研究印度文、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多种东方语言和东方文化,晚年曾经研究糖和糖史,还研究中亚细亚、新疆的宗教信仰,包括弥勒佛。他的国学也是边缘的。

可是,在眼前这个热热闹闹的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时代里,季老的事业是否会中断,是否后继有人呢?社会上乌泱乌泱的各种毕业生,大部分是为了生存而学工学...

阅读全文>>
2009年07月08日 09:36

不得不青史留名(二)

关于出名,自古就有主动者与被动者之分。

当然,主动出名者是主流,他们占据着“青史”的大部分册页,共同之处多是胸怀远大,自小立志,近则耀祖光宗,衣锦荣归;远则改朝换代,彪炳千秋;高者著书立说,低者惊世骇俗;后面还有一串串的发光争光增光者,不计其数。

而被动出名者则多是不准备不希望不愿意出名的人们,他们选择的是平庸平凡平静的人生,却因种种意外而被迫亮出自己的名字,而那意外还是别人所致。

古有传说孟姜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