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父亲的干休所楼上跳下一年轻女子。众老头为之唏嘘。查问之后,始知并非本所老人的子孙,而是租住在此的一位公司白领。我家保姆探问回来说,救护车来的时候,那女子还没咽气呢。保姆继而说,自杀啥呀,她们活得不比我们强?

    每年高考前后,都有学生自杀的消息传来。今年又有一位湖南考生因为迟到被拒绝进入考场而自杀。可惜得很。

近年来,自杀似乎变得越来越轻易。倒是在改革开放前二十几年的艰苦岁月里,人们虽然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和精神压力,反而越发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许这多是因为我们社会对于自杀行为的评价历来不高的缘故。曾经最极端的词汇是“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不但自杀者被当作叛徒看待,而且还株连家属,毁了子女的前程。即使后来渐渐开放了,各地各单位对待自杀者的态度仍然有所区别,比如不开追悼会,不发抚恤金等等。

东西方人从古至今对生死的态度很有可说之处。从高尚的层面看,西方人的决斗传统,实际上就是为了维护荣誉而采取的自杀行为;而我们古有燕赵壮士,荆柯刺秦王之前,也是抱着爱国赴死的决心的。再从平常层面来看,老百姓却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箴言,西方也有“自杀的人没有美德,因为他没有承受痛苦的能力”的说法。甚至从宗教层面、道德层面和哲学层面看,东西方也有异同。在西方,天主教因长时期大权在握,态度要强硬得多,“自杀是违抗上帝的罪行、违抗社会和法律的罪行”;佛教则是以劝说的方式来阐释“自杀是大罪,是杀生”,自杀者会墮落地獄,而且是反复坠落”。我有一位朋友,一度厌世情绪十分严重,可是听学佛的人说自杀之后会在阴间每天重复自杀的动作,跳楼的便反复跳,抹脖子的便反复抹,于是坚决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有趣的是,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艺术家们,尤其是悲剧的创作者们,在自杀的问题上却是多有同情或歌颂。西方有《罗米欧与朱丽叶》,我们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有《俄狄浦斯》,他的生母同时又是妻子因愧疚自杀,我们有《长生殿》,美丽的杨妃婉转娥眉自尽在千军万马面前;西方有“活着,还是死去”的《哈姆雷特》,有《奥赛罗》,我们有《桃花扇》;有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有死于《日出》之时的陈白露……

戏剧夸大了人类追求幸福和逃离痛苦的天性,将这天性强调得胜过了对生命的热爱。“活着,还是死去”,是个永久的问题。记得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还描述了做鬼的快乐。一位道士昔游嘉禾,散步湖滨。偶遇一官宦家废弃的园子,寂无人踪。不觉间睡着了。梦中见一穿着古时衣冠的人与他攀谈。道士心知是鬼,便打听他的来路。对方自称是耒阳人张湜,因为爱上此地风土,尽管园林几易其主,也不肯归还人间。道士问:人人都怕死而喜欢活着,为什么你偏偏留恋做鬼?对方说:山川风月,人见之,鬼亦见之;登临吟咏,人有之,鬼亦有之。鬼哪里不如人呢?何况人去不了的地方,鬼却得以魂游……道士又问:六道轮回中,各有各该做的事情,你怎么能如此自由自在?”对方告诉他:“求生者如求官,惟人所命。不求生者如逃名,惟己所为。苟不求生,神不强也。”求生者就像去乞求官位,要对上司惟命是从;而不求生者就像不在册的人,为所欲为;如果你自己不想活着了,便谁都不能强迫你做任何事情了。

我认为,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宽容他人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和生死。即使是所有人都认为是不对的,个人也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话题:



0

推荐

胡健

胡健

119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作家。曾任新闻记者、杂志主编、主持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