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央电视台的曾以“浓缩人生精华”闻名天下的“东方之子”栏目,已于2008年春节前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台。一直想写篇祭文,但一时抽不出空。最近,刚刚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又想起“东方之子”来,就像想起一个仍然在等待下葬的朋友。

从1993年“东方之子”振聋发聩的出生,火爆,衰微,边缘化,到2008年的最终殒命,总共经过了15年的时间。那以前的人物专访还不多,而且人物纪录片多是以歌颂为主,用第三人称,诸如“他说,我要为共产主义理想如何如何……”,观众常常感到不真实。既然那人就在屏幕上,为什么不让他自己说出来,还用“他说”“他说”的?而“东方之子”的方式就是在主持人的帮助下,由被访对象自己表达出他的想法和所作所为,主观表达与客观解说相结合,体现出真实客观的新闻手段的本质。

一年365天,15年的5000多个日日夜夜,伴随着至少有5000多位中国各界精英和电视人的浮浮沉沉。像所有逐渐火爆起来的节目一样,“东方之子”播出以后,迅速成为各种人物趋之若骛的目标。曾经一个时期,能上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之子”,简直就像一种无上的荣誉;而在“东方之子”内部,贪污腐化,争权夺利,恩怨情仇,也日渐激烈,甚至一位日后大火的主持人曾说出,“就恨‘东方之子’里爷们太少,否则就要揍某某一顿”的话来。1996年,在拍摄纪念“东方时空”三周年的专题片时,作为主持人,我在片尾说道,希望“东方时空”在三十周年的时候仍然年轻。

其实此时,观众们就已经发现,有些并不怎么样的人物也挤上了本应保持权威性、高档次的“东方之子”,其中有些人物明显不是正道来的。一天,有位化妆品商因为认识台里的某领导而紧急地要上“东方之子”。我被临时叫来,一没资料,二没见过面,就靠着我的经验现场提问,开机就录;播出第二天观众就来了电话,说是那家化妆品厂已经倒闭了,这人怎么还能上“东方之子”?事隔15年,我刚刚上网搜了一下,这人几沉几浮,终于在今年一月再一次因为涉嫌诈骗被逮走了。后来也陆续有当过“之子”者的坏消息传来,有的直接犯了经济罪,有的因抄袭外国的论文沽名钓誉当上学术带头人后被戳穿曝光。如此这般,节目的影响力肯定会受到削弱。不久,果然有一位半途加入“东方之子”的制片人涉嫌索贿被官府逮了走。

随后的整顿使得“东方之子”元气大伤。为了重新振兴,“东方时空”不断翻新花样,不久又推出了早间新闻直播,把台里播音组的人调过来,从磕磕巴巴满嘴螺丝开始,开创了新闻节目的直播实践。

应该说,“东方时空”的创始人们是特别聪明智慧的一群有志青年,当年七位领头的制片人——孙玉胜、时间、陈虻、童宁、张海潮、王坚平、梁晓涛、孙克文——都是三十多岁。他们分别策划出四个板块,“东方之子”“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金曲榜”和“焦点时刻”。后来他们创造了“焦点访谈”,被台里收走;他们又创造了早间新闻直播,又被台里收走;他们创造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被全国电视台仿效;他们推出的“实话实说”“面对面”“新闻调查”……都是在严肃地履行着作为电视人的职责。可惜好节目纷纷独立出来以后,大本营“东方时空”却越来越边缘化,以致对现在的年轻人提起它的时候,见到的竟然是一张张迷茫的脸,搞得我这个骨灰份子也没有脾气、毫无自豪感了。

想当年,1993年春节之后,我们就加入了为“东方时空”的降生而奔忙的阵营,从此迈开步子和“东方时空”一同成长。

现在想来真是匪夷所思,即,1993年以前,中国大陆的电视观众在早间是不开电视的。因为当时大陆的电视台没有早间节目。是么,居然真有如此寂寞的早晨么?是的,中央电视台总要等到8点半、日上三竿了才有节目播出,即使有新闻节目也是重播前一晚的新闻联播。想一想,在那样的不可思议的年代,一单早间新闻节目该有多么惹眼!

“东方时空”横空出世后不久,随即成为当年新时尚“吃方便面,打面的,看东方时空”。在圈里人看来,这也是当年电视界最轰动的一件事情。

如果“东方之子”的离世也能吸引人们如此的关注,那该多好。

一个新生事物,一个组织,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保证,一旦与名利相连,那么随后而来出出进进熙熙攘攘的人们就一定是它的掘墓人。

话题:



0

推荐

胡健

胡健

119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作家。曾任新闻记者、杂志主编、主持人。

文章